“今年大部分玉米估計要瞎了,早收的質量較好的玉米占比僅有五分之一?!焙幽鲜∶陉柨h玉米收購商老李告訴記者,進入9月下旬至今,秋雨瀝瀝拉拉下了10多天,估計很多玉米已經發熱霉變了。
![玉米霉變不得了!抓緊晾曬,如果新玉米質量繼續惡化,那么價格將更不得了! 玉米霉變不得了!抓緊晾曬,如果新玉米質量繼續惡化,那么價格將更不得了!]()
河南多地現玉米霉變,或將助推價格上行
記者在河南調研發現,截至目前,河南絕大部分秋作物已收獲完畢,由于收獲前期秋作物主產區天氣條件較好,預計今年玉米、大豆等作物單產較高,總產也比較樂觀,但由于進入收獲期后大部分地區陰雨連綿,這令已收獲的秋作物難以得到及時晾曬,加上現在很多地區農民幾乎沒有擁有晾曬秋作物的曬場與設施,很多已收獲的玉米、花生等全堆在了鄉間公路上,陰雨天里農民也僅是扯個塑料布蓋一下,這讓玉米、花生等的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老李告訴記者,今年飼用玉米肯定需要從外地調入,當地新產玉米符合飼用標準的數量不會太多。
那么外地新產玉米質量又是如何的呢?從9月下旬至今,河南及其周邊省市的天氣情況與玉米質量變動情況分析,周邊省市能大量供應河南飼用玉米的概率不高。
據河北衡水市玉米貿易商席景濤對記者介紹,截至當前,河北已連下了4天秋雨,雖然還沒有對玉米質量形成實質性損害,但已經影響到了玉米的及時晾曬與上市。如果再考慮到當地玉米面積減少的情況,雖然今年新產玉米單產較好,但最終能否形有效供給量還是一個未知數。
“山東新產玉米質量整體較好,降雨比較適中?!鄙綎|濟寧市玉米收購商王映忠表示,國慶長假期間,山東玉米市場價格運行穩定,雖然新產玉米不斷上市,但供應壓力表現并不明顯,主要原因是當地市場需求較為強勁。
10月東北低溫陰雨,長江和淮河流域持續多雨
從氣象部門公布的信息可以發現,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內地仍多降雨降溫天氣,預計已收獲的秋作物難以得到及時晾曬,新產玉米集中上市時間將有所推遲。
預計10月份,北方大部農區水熱條件接近常年,利于作物充分灌漿、成熟收曬和北方冬麥區小麥播種。東北地區大部、內蒙古東部等地秋收期間氣溫偏低、降水偏多,對秋收有一定影響。黃淮南部、江淮、江漢等地降水偏多2-8成,不利于作物成熟收曬;但降水增加土壤底墑,利于冬小麥秋播備播。南方稻區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水分條件接近常年,利于晚稻產量形成;月內,可能有1個臺風登陸或影響華南沿海地區。
北方秋收區要及時收曬已成熟作物。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搶晴收曬已成熟作物;東北、華北東部地區還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貪青晚熟作物正常成熟;降水偏多地區及時排澇散墑,以利于機械化秋收工作順利開展。
各地要防范臺風、強對流天氣和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減輕農業損失。
外地調入玉米數量有限,價格難以大幅下行
目前,東北等地玉米也正在大量收獲與上市,從市場主流價格走勢分析,新產玉米收購價普遍高于去年,山東、河北與沿海地區需求企業、當地玉米深加工企業等采購積極,到廠價較為穩定。
國慶節前有關機構表示,臨儲玉米競價銷售將在10月底結束,考慮到已競價銷售玉米出庫期的問題,估計新陳玉米在10-11月會共同對市場形成供應壓力,不過從當前新產玉米上市數量、質量,臨儲玉米成交價格、出庫速度,以及市場需求強勁等情況分析,玉米市場價格難以大幅下行。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內地新產玉米質量繼續惡化,那么新產玉米對價格形成的壓力估計會大大減弱,甚至會成為提振價格上漲的有利因素,如2003年,由于河南等地在秋收季節陰雨連續,造成大量玉米霉變,導致進入10月以后全國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有業內專業人士表示,河南、河北、湖北等地所產玉米雖然常年來形成的商品數量有限,但產量與市場需求量絕對是一個大數據,多年來,這些地區玉米市場保持著一種自產自銷的格局,從外地調入玉米的數量不是很大,而如果今年內地新產玉米質量普遍下滑,那么對全國玉米市場絕對會形成重大影響。
昨日,大連玉米、玉米淀粉期價的大幅下行有可能正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介入的好機會,結果如何要多觀察產區天氣的變化,以及內地新產玉米質量的變化。
歷史案例:霉變對后期市場的影響
近年來,由于不利天氣、保管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糧食霉變情況可謂屢見不鮮。
2013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黑龍江氣溫下降緩慢,導致前期大雪積壓下玉米“捂”壞,多數霉變達到8-10%,個別玉米霉變達到20%;2013年東北玉米霉變超標2%以上達到3500萬噸,部分在國儲。
2014年10月,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統計,吉林省玉米產量為2680萬噸,占東北玉米總產的28.3%,占全國玉米總產12%,若霉變在后期加重,一方面會減少后期優質玉米供應,另一方面,玉米不易存儲促使農戶提前售糧,導致前期供應集中,就算臨儲后期啟動收購,初期對玉米質量要求也會相對嚴格,因此,霉變加重或許會使糧價形成“先抑后揚”的走勢。
該如何降低玉米霉變風險?
1. 加強田間管理,適期晚收
加強田間管理,防治玉米病蟲害,特別是穗期害蟲和穗腐??;科學施肥,避免偏施、過量施用氮肥造成貪青晚熟;根據不同地區實際情況適時晚收,降低籽粒含水量,減少玉米霉變風險。
一般在玉米莖葉變黃,玉米苞衣變白,玉米粒變硬,而植株又未枯萎倒伏時收摘較為合適,抓緊晴天搶收,熟一塊,收一塊。
2.及時晾曬
收摘回來的玉米應盡快剝苞和脫粒,及時晾干、曝曬,迅速降低水分。如來不及脫粒,就先同玉米棒曬,待后期分批脫粒,脫粒時應注意不要損傷玉米粒,因為破損玉米粒易生蟲發霉。
若遇雨天、陰天無法或不宜曬的話,要將玉米棒、玉米粒放在通風的地方,攤開晾干,并經常翻動,散去濕熱。如果有電的話,必要時可開電風扇吹干。實在暫時無法曬的玉米,也可把玉米苞扎成把懸掛在通風、不漏雨的屋檐房梁下晾干。
這些做法,均可防止玉米發霉發芽。但是,到天晴時必須立即取出曝曬,才能真正防止霉爛變質。
3.曬干貯藏
玉米要曬干曬透,方可貯藏。對小農戶,推廣收獲后裝網袋、或者用鐵絲做簡易網垛等方式,晾曬過程確保通風,減少霉變發生。對規?;a農戶,加強經濟適用的烘干、貯藏設施建設,改善儲糧條件。
4.除雜凈糧
保存前,將成熟度差的籽粒、破碎粒、穗軸碎塊及玉米衣(糠屑)、砂土碎塊等篩選出來,保證糧食干凈。
5.保證適宜的保存條件
一是庫房要具有防潮、隔熱、密閉與通風、防蟲和防鼠性能;二是房內的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三是注意貯藏溫度。通常水分含量低于13%,溫度不超過30℃;烘干的玉米籽粒入庫保存溫度不宜超過50℃。